作品包括:
Word版说明书1份,共50页,约16000字
任务书一份
开题报告一份
外文翻译一份
PPT答辩一份
CAD版本图纸,共4张
UG三维图一份
数控加工文件一份
摘要
随着加湿器在生活中使用日益广泛,人们对产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往的模具产品都是依靠经验和技巧来进行加工,试模、修模以及模具报废率久居不下,在本文设计中,将会采用模具设计、注塑仿真、以及数控加工修饰来尽量完善这种弊端,并且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首先了解产品的功能需求和设计要求,包括外形尺寸,结构特点以及材料特性。使用UG进行数据整合并建模,在设计注塑模具的整体外观时,我们考虑了分型面、型腔的数量、浇注系统、冷却系统以及顶出系统的构建。其次,利用Moldflow软件对设计好的注塑模具进行仿真实验,做出流动、冷却、翘曲分析并进行校核,判断是否符合生产要求。紧接着将注塑好的产品,以数控加工的方式进行二次修改加工,主要解决外观由注塑不均匀产生的熔料堆积,提升产品的品质。通过本次研究,注塑模设计及数控仿真加工,对于注塑行业来讲,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证明其与传统设计领域的不同和领先之处,为注塑模具设计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关键字:加湿器;注塑模设计;仿真分析;数控加工
目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 注塑模具研究现状 3
1.2.2 CAE研究现状 3
1.2.3 数控加工研究现状 3
1.3 研究目的 4
1.4 研究内容 5
2 基于UG的加湿器外壳的注塑模设计 7
2.1 注塑模设计流程 7
2.2 塑件的建模 7
2.3 塑料的选用及工艺参数分析 8
2.4 注塑机的选型与校核 9
2.4.1 注塑机的选型 9
2.4.2 注射量校核 10
2.4.3 注射压力校核 10
2.5 成型零件设计 11
2.5.1 初始化项目 11
2.5.2 工件的定义 11
2.5.3 曲面补片以及检查区域 12
2.5.4 设计分型面和定义区域 13
2.5.5 定义型芯和型腔 13
2.6 成型零部件计算校核 14
2.7 型腔布局和合并腔 15
2.8 虎口的设计 15
3 模架的建立 17
3.1 Mold-Wizard的应用 17
3.2 顶出系统设计 18
3.3 冷却系统创建 18
3.4 弹簧与滑块的设计 19
3.5 排气槽的设计 19
3.6 模架成型 19
4 基于Moldflow的注塑模CAE分析 20
4.1 Moldflow数值分析流程 20
4.2 数值模拟前处理 20
4.2.1 注塑模具导入 20
4.2.2 注塑模具网格划分 21
4.2.3 注塑模具网络诊断与修复 21
4.2.4 材料的选择 22
4.3 单腔体浇口分析 23
4.4 模腔的创建 24
4.5 流道口的设计 24
4.6 手动创建冷却系统 25
4.6.1 冷却流道建立 25
4.6.2 冷却液入口 26
4.7 模拟分析及后处理 26
4.7.1 分析序列的确定 26
4.7.2 填充+保压设置 26
4.7.3 冷却设置 27
4.7.4 翘曲设置 27
5 优化分析 28
5.1 流动分析 28
5.2 螺杆速度 29
5.3 气穴 29
5.4 锁模力 30
5.5 冷却分析 30
5.6 翘曲分析 31
6 基于UG数控仿真的刀路设计 32
6.1 进入加工环境 32
6.2 加工刀具的选择 32
6.3 坐标系和工作件的设置 33
6.4 半精加工刀路设计及生成 34
6.4.1 刀路设计 34
6.4.2 设置工序 35
6.4.3 编辑进给率和速度 35
6.4.4 刀轨生成 36
6.5 工序的创建 36
6.5.1 建立坐标系 36
6.5.2 刀轨的生成 37
6.6 程序加工及其后处理 39
6.7 程序后处理 39
7 结论与展望 41
7.1 结论 41
7.2 展望 41
参考文献 42
致谢 43
温馨提示:
1、题目前面的备注【字母数字编号】为本站整理分类的编号,与课题内容无关,请选题时忽视;
2、若题目上备注三维,则表示文件里包含三维源文件,由于三维组成零件数量较多,为保证预览截图的简洁性,本站将三维文件夹进行了打包。三维及CAD预览截图,均为本站电脑打开软件进行截图的,保证能够打开,下载原件超高清,下载后解压即可;
3、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图纸软件为AutoCAD,PROE,UG,SolidWorks,CATIA等;
4、本站所有图文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参考,不作为任何商用或其他用途;
5、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不包修改,不支持退换,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